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可自取之到底是什么意思

百科艺 人气:1.69W

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可自取之到底是什么意思

对于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,我应该辩证的看待。这句话的理解是:如果刘禅没有治国才能,那你诸葛亮可以把他架空,自己拿主意(自取)。另外,将取”翻译为决断”。这可能吗?

首先,我们要清楚一点:若刘备赋予诸葛亮废立之权,那么他必须毫无选择的接受遗诏。作者对此却敢断定诸葛亮一定不敢接受。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读一读《三国志·诸葛传》的有关记载就可以弄明白。对于托孤,只要选对人即可。为什么刘备在托孤时提到曹丕,并且还说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”?难道刘备教唆诸葛亮学习曹丕吗?要知道那时曹丕早已把汉献帝赶下了台,自己做了皇帝。因此,这是刘备向诸葛亮施压。并且,压力不断加大。刘备竟然说了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这句话。终于,诸葛亮涕泣曰:臣敢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因此,诸葛亮被迫接下遗诏。况且,在这里没有敢与不敢之分。

其次,刘备为如其不才”做好了准备。我们知道刘备有三个儿子。临终时,他不仅给了刘禅,而且给了刘永、刘理一份诏书。并且,刘备对刘永、刘理说:父事丞相,令卿与丞相共事已。”这与刘备对刘禅说的话如出一辙。因此,刘备把刘永、刘理视为替补”。除此之外,没有更为符合逻辑的解释了。

再者,取”为选择”与译为判断”并没有本质区别。让诸葛亮自己选择接班人与让其判断谁当皇帝,这两者是一致的。但是,作者却说取”为赋予诸葛亮独裁之权”。这是不符合史实的。